典藏-古美術5月號2011第224期 暢銷雜誌2017



典藏-古美術5月號2011第224期



典藏-古美術5月號2011第224期 評價

網友滿意度: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雜誌的習慣

今天要跟你們推薦

典藏-古美術5月號2011第224期

看雜誌的好處就是可以多吸收最新資訊

各類的雜誌我都會看~

甚至我還會把喜歡的部分剪下來蒐集

推薦你們金石堂購買會比較划算喔!

通常會打折而且滿額免運滿方便的

這本書我自己也有購買~

分享給你們囉!





典藏-古美術5月號2011第224期



本週熱銷商品:





台灣50產業地圖2





台中水晶球專賣店

今周刊8月2016第1025期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 17世紀的前衛異數─石濤
    文︱廖堯震 圖︱本刊資料室

    清初畫家石濤(1642?1707),本姓朱,名若極,後改名石濤。他的字號眾多,從大滌子、清相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到法號元濟、原濟,在在都訴說著他顛沛流離的際遇與失去皇族身分的窘境。
    石濤原本是明皇室靖江王的後裔,明朝覆亡後,他為了避禍而遁入空門,成為雲遊四方的詩畫僧,先後遊歷過長沙、宣城、南京、北京等地;由於在京城得不到發展,最後於是回到南方,定居揚州,以賣畫為生。從一位皇室貴冑,轉換身分為僧人、隱士,最後成為市井街上的職業畫家,石濤之出世,註定一輩子烙印上「異族統治下前朝王孫」的符碼,永難磨滅。然而,他以一己之力,立於揚州畫派之前鋒,建立起不朽的藝術王國,成為橫亙古今、完美藝術的化身,卻也是百代以來難以企及的成就。
    無論是早年強調線條枯淡之美的渴筆勾勒風格,或後來趨向宋人風格的奇偉構圖,石濤的創作,無不透過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將眼中所見的風景與心靈情感的世界,轉化為至高無上的藝術。他也當仁不讓,自詡為偉大的藝術拓荒者,以無比的氣魄窮天下之奇峰,化為紙上奇絕之意象。所以,他夠格睥睨一切,即便有人說他的繪畫面目與古人相似,他也能豪邁回敬:與古人何干?就算吾人和某家有所相似,那也是他碰巧像我,而非我故意為之。何必食古不化?
    「是法非法,即成我法」,正是這位17世紀前衛藝術家的最佳寫照。無論是清逸、乾瘦,抑或是奇古、淋漓,哪一種面貌的石濤,在歷經數個世紀後依舊熠熠生輝,向世人展現其魅力。即便在不同的時空與之相遇,總叫人一見傾心,著迷不已。這便是獨一無二的大滌子,永恆的苦瓜和尚石濤。

    清代石濤〈蔬果冊:苦瓜〉,28×21厘米,香港至樂樓藏。釋文:「這個苦瓜老濤就喫了一生」。
    清代石濤〈山水畫冊〉,其中一開,19.5×14厘米,香港佳士得2008年春拍拍品,私人收藏。
    與苦瓜和尚的三場豔遇
    浮光的自況∕傲骨的焦渴∕美麗的耽溺
    在藝術上表現獨創主義的石濤,其桀傲不群、創新卓然的特殊性格,藉由創作,不知不覺地潛入了意識的浮光掠影:
    〈松竹梅芝石圖軸〉象徵傲骨風霜,似乎自況不得志的聊然心態;〈東坡詩意圖冊〉渴筆表達蘇軾詩境,映射出心窗內的清寂風景;〈溪南八景〉傳遞了悠久歷史,畫下了亙古不變的美麗丘壑。這是與石濤的三場邂逅,也是與浮光的遊戲,向反骨的喊話,對大塊的凝視。
    左 清代石濤〈松竹梅芝石圖軸〉,台北私人收藏。 中 清代石濤〈東坡詩意圖冊〉之第八幅,台北石頭書屋收藏。
    右 清代石濤〈溪南八景冊〉之〈祖祠喬木〉稿本,香港私人收藏。
    石濤〈松竹梅芝石圖〉局部。

    「大滌子松竹梅石軸,極真!」

    石濤〈松竹梅芝石圖〉軸及其鑑藏者余紹宋與黃子靜
    文.圖︱傅申
    石濤〈松竹梅芝石圖〉構圖及題款
    〈松竹梅芝石圖〉,高160厘米、寬64.5厘米,是石濤晚期較大的乙幅以松樹作為主題的畫軸。畫中三石姿態各異,石濤先在下方坡地上畫出一較小的蕈形石,接著在其上方畫一從右方斜伸入畫面的巨石,作為全畫的近景,再於石後畫前、後二松,以濃淡墨來區分:前松主幹的頂部扭曲朝下,復又向上分枝出葉,松幹上的圈鱗與濃密的松針呈現了石濤流利雋秀的用筆特色;緊挨著前松的,則是用淡墨畫的另一株長松,斜向左上角並伸出畫面之外。松枝與松針有的伸向松幹之前,也有的環繞在松身之後,再加上具有濃淡的對比,自然也產生了空間上的距離。夭矯的二松如龍騰空,松針則蔭蔭濃秀,構成了畫面的主軸。
    石濤又從松樹根處的左右坡上,抽枝出葉,畫了三株晴竹,左濃右淡,瀟灑出葉。然後在松幹的左側,用淡墨畫一直立條石,形如巨筍。再於側石與坡地的交界處旁,畫一梅樹從松幹的後方斜向左方;松石與墨竹間,隱現正、側全開的十二、三朵紅梅,以及十數個待放的花蕾,著色雖然不多,但在黑色花蕊的襯托下,掩映在蒼松翠竹之間,疏影橫斜的春意已躍然在眼。接著,畫家再於筍石之左側,畫兩疊靈芝,與畫面右方石下梅根處所出的另一靈芝相互呼應。稍後,石濤以濃淡的圓點,在松幹及石上畫龍點睛地著上苔點,統一了畫面,然後以淺絳的著色法,為松樹、芝石罩上了淡雅的冷暖二色,使畫面前後分明,扶扶疏疏。
    此時,松、竹、梅與芝石充塞了畫面的五分之四,僅有右上角虛位以待,當然成了題字的最佳位置。由於所題的文字不算長,於是石濤用他題畫字體中比較大的隸書題了兩行半:
    「參差歷落,一味不近人情,偏能令情深者徘徊而不能去,正不知傳神出若箇中。癸未陽月清湘大滌子。」
    鈐印二白文印:「搜盡奇峰打草稿」、「靖江後人」。
    癸未是1703年,陽月是農曆十月,按石濤卒於1707年,故此幅是他卒前四年的晚年作品。松樹是石濤山水畫中常見的主樹,松針的描繪也有多種表現法,此畫中的松針,常見於他的畫作中,形似摺疊扇骨的放射狀,用筆靈勁,聚散有致。在山水畫中,此畫則與無紀年的〈遊華陽山圖〉(圖2)一軸的前景略有相似之處,而且該畫的七行半題字也以隸書寫成,不過那是較早的細勁之作。
    在石濤同類型的樹石立軸作品中,有〈竹石梅蘭圖〉(圖3)或〈松坡梅石圖〉(圖4)軸等。但此幅〈松竹梅芝石圖〉在松、竹、梅、石之外又加了靈芝,顯然是較為經意的作品。在石濤的手卷中,有一卷〈芝松圖卷〉(圖5),前畫靈芝,以倪瓚風格的小行楷書〈徐青藤緹芝賦〉,再畫墨松,以本體行草書〈老杜雙松圖歌〉,再於卷尾以隸書題詩。紀年「丁丑冬十一月清湘大滌山人濟並識。」丁丑為1697年,較此畫早了六年,是他去世前十年之作。
    〈松竹梅芝石圖〉軸雖有梅、竹等,但松樹造型與他早年〈松坡梅石圖〉軸中夭矯的松樹相似,而且其主角顯然都是松樹。至於他為何喜畫松樹,該畫的題字明確告訴了我們:
    「李元禮謖謖如勁松下風,嵇叔夜巖巖如孤松之獨立。予每恨不得復見其人,時寫一二本,披襟相向,儼然其景行仰□思矣。」
    此畫無紀年,但從款署:「清湘石濤濟山僧」及書畫風格判斷,應是石濤於南京中期所作。石濤在松幹石旁作梅花樹枝,用意也與本幅〈松竹梅芝石圖〉類似。題句中的「李元禮」有二人,一為唐高祖之子,封徐王,為絳州刺史,有治名。另有元代的李元禮一人,性莊重,元貞初拜監察御史,彈劾無所回撓。以生平論之,石濤所稱讚的應是後者,所以稱他:「謖謖如勁松下風」。「嵇叔夜」則是三國魏時的嵇康(其人與山濤、阮籍、阮咸等為竹林之遊,世稱竹林七賢),有奇才,博洽多聞,長好老莊,著〈養生論〉,彈琴詠詩,自足於懷,故石濤贊其人品「巖巖如孤松之獨立」。由此可見,石濤時時畫松來象徵高尚獨立之人品,並以不畏嚴寒的早梅為伴。...















以積極提昇固有藝術文化知識領域和鼓勵大眾投入中國藝術文物收藏為前提,開創兼具學術理論與收藏實務的編輯方向。在內容的規劃上,著眼於全球華人的需求,邀集兩岸三地及海外專家學者撰寫深入淺出的文章,充實大眾的專業知識;同時,針對各地中國文物市場脈動及國際拍賣會所呈現的實況,做詳實的報導與精準的分析。此外每期規劃系統性的專題及系列性的專輯,讓雜誌內容更加豐厚。











商品訊息簡述:


  • 刊別:月刊


  • 級別:普遍級




  • 出版社:典藏
  • 出刊日:2011/5/3
  • 出版地:台灣
  • 語言:中文




典藏-古美術5月號2011第224期



arrow
arrow

    dunnx8u247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